别后怀权赞善李仲思二宰

朱德润〔元代〕

采采凌冬花,夹道多荆菅。驱车蹈前辙,我仆衣裳单。良集既已定,敢辞行路难。怀人在东南,岁晏路漫漫。轩车来何晚,凝睇登巑岏。苍天虽咫尺,安得生羽翰。幽居竟晨暮,旅食惟加餐。夜寒飘风寂,水涸零露漙。相思不得寐,起舞影蹒珊。天垂四野静,落月金团团。

西子妆慢·湖上清明薄游赏析

吴文英〔宋代〕

流水麹尘,艳阳醅酒,画舸游情如雾。笑拈芳草不知名,乍凌波、断桥西堍。垂杨漫舞。总不解、将春系住。燕归来,问彩绳纤手,如今何许。 欢盟误。一箭流光,又趁寒食去。不堪衰鬓著飞花,傍绿阴、冷烟深树。玄都秀句。记前度、刘郎曾赋。最伤心、一片孤山细雨。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流水似酒曲粗浑,艳阳如未过滤的酒,画船游兴象湖中烟雾。含笑从水面拈起一根无名的芳草,它刚随流波从断桥西头漂渡。千万条杨柳舞动着腰肢,都不知如何把春光系住。问归燕,纤手上系戴彩绳的人,如今她在何处?
慨叹盟约已误,流光似箭又随寒食去。年老鬓衰哪堪飞花沾著,船傍绿荫不禁冷烟深树。玄都观咏桃的诗句,记得昔日刘郎已赋。最令人伤心断魂的是清明时节,又是一片孤山笼罩着弥天的细雨。

注释
西子妆慢:双调,九十七字,上片十句五仄韵,下片九句六仄韵。此词据张炎词序说:“(系)吴梦窗自制此曲。”此系词人即景自度曲。
湖上:指杭州西湖。
薄游:短暂之游。
麴(qū)尘:即曲尘,酒曲所生的细菌,色微黄如尘,因称淡黄色为曲尘。此喻水之淡绿色。
醅(pēi)酒:未滤之酒。醅,一本作“酷”,一本作“酤”。
拈芳草:即春日斗草游戏。古时妇女习惯在寒食、清明时进行的一种游戏,大致是以采集之草品种多少、优劣或其他方式定胜负。据宗懔《荆楚岁时记》:“竞采百药,谓百草以触除毒气,故也有斗草之戏。”
乍:一本无此字,一本此处缺字。
断桥:在西湖白堤上,原名宝祐桥,因孤山之路,至桥头而断,因此至唐后均称断桥。“断桥残雪”为西湖十景之一。
堍(tù):桥两边接近平地的倾斜之处。
彩绳纤手:指所爱女子。旧俗五月五日以彩绳系臂,借以辟兵与鬼。此代指所思之女子。彩绳,代指秋千。
一箭:形容快速消失。
寒食:即寒食节,清明前一天。
飞花:出自韩翃《寒食》:“春城无处不飞花,寒食东风御柳斜。”
冷烟:寒食节时禁火,故曰“冷烟"。
“玄都”二句:引用唐·刘禹锡《再游玄都观》:“百亩庭中半是苔,桃花净尽菜花开。种桃道士归何处,前度刘郎今又来。”
孤山:在杭州西湖北部孤峰耸立,秀丽清幽。北宋隐士林逋隐居地,林在此种梅养鹤。诗文中咏到隐居、咏梅鹤常用此典。▲

参考资料:

1、 赵慧文,徐育民.《吴文英词新释辑评 上》:中国书店,2007:第419-421页
2、 顾易生.《经典宋词·淮南皓月冷千山:南宋后期词》:黄山书社,2016:第165页
3、 刘扬忠.《唐宋词精华分卷》:朝华出版社,1991:第1156页
赏析

此词上片描写词人醉游杭州西湖的情景;下片抒写词人游湖时的触景生情及伤心感叹。全词通过对身边景物的描写,以及在文中使用典故,生动形象的表达了词人的伤心难过。此词情景交织,蕴藉深远,极其沉厚。

发端“流水麹尘”三句写游西湖:初春时节,绿波荡漾,艳阳当空,彩舟泛游。“曲尘”用杨巨源《折杨柳诗》“水边杨柳曲尘丝”喻春水之淡绿。“醅酒”用李白《襄阳歌》“却似葡萄初酸醅”意,形容艳阳如葡萄酒一般色泽鲜艳。“情如雾”化用杜甫《小寒食舟上作》“春水船如天上坐,老年花似雾中看”意,暗点自己年迈重游西湖,眼如雾里看花,情亦迷像不清。“笑拈芳草不知名”二韵,承前述醉态,转笔回忆往昔,词人与杭姬游春时的欢愉:驾兰舟,荡碧波,忽至白堤,游断桥,看垂柳漫舞,情何深,意何切。“芳草”句化用《楚辞·招隐士》:“王孙游兮不归,春草生兮萋萋。”表达了乐而忘返之情。“垂杨”两句,触景生情。言清明时节,湖堤柳枝遇风飘舞,煞是好看。但词人却认为杨柳枝终究是不懂得人的惜春之情,将这无限春光系住不放它去。“柳”有留之意,因此古人常折柳赠别。“总不解、将春系住”这里采用拟人手法,怨杨柳无知未能留住春天,实则借春之无情,写伊人已逝的惆怅。“燕归来”三句,借物设问,感慨系之。以“燕”喻己,以“彩绳纤手”代指杭姬,明知杭姬已逝,却问其如今去向何方。在询问的语调中带出多少悲伤。

过片,意脉相连,开头以“欢盟误”的肯定句式,继续抒发欢盟不再的哀叹。然后从时、空、人三方面的变化发出感慨。“一箭流光”二句,写时光似箭,转眼到了寒时节。“不堪衰鬓著飞花”写自己年已老,鬓飞霜。“傍绿阴、冷烟深树”此写空间景物的变化,此时已不是开头的绿水、艳阳、画船,而是幽树阴阴、冷烟渺渺,画面中一缕缕忧思倏然而生。“玄都秀句、刘郎曾赋”化用刘禹锡诗句,将刘郎自比,以桃花易谢喻杭州爱姬。“桃花净尽”一片悼亡之情托笔而出。最后“最伤心、一片孤山烟雨”写眼前孤峰耸立,虽清幽秀丽,却都在烟雨迷蒙之中,一派凄然、幽然的意境融入了无限悲情,加以“最伤心”直抒胸臆之词更加浓了悲戚怆伤。

这是一首自度曲,为抒发哽咽悼念之情,不仅用仄声韵,而且用韵较密,上片十句五仄韵,下片八句六仄韵。在押韵时采用去,上声通押之法,如:树、赋、雾、误、雨、住、句、堍、去等为去声韵,舞、许为上声韵。陈匪石日:“盖词之用韵,平声入声皆独押,上去通押,所谓上不类诗,下不堕曲,韵亦其事也。”(《声执》)吴文英用字,虽多丽字,多用典,但也有用时语处。如“堍”字。陈锐曰:“梦窗自度腔《西子妆慢》云:‘乍凌波、断桥西堍'。‘堍’字习用,而今字书、韵书皆未搜。”(《袌碧斋词话》)▲

参考资料:

1、 赵慧文,徐育民.《吴文英词新释辑评 上》:中国书店,2007:第419-421页
创作背景

  这首词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。夏承焘言:“集中怀人诸作,其时夏秋,其地苏州者,殆皆忆苏州遗妾;其时春,其地杭者,则悼杭州亡妾,《西子妆慢·湖上清明薄游》诸阕皆是。”此首为吴文英自度曲,因清明游杭州西湖而忆去姬之作。

春日薄游

沈彩〔清代〕

不须绣幕逐香车,小径春明玩物华。罨画溪添三尺水,催诗雨送一枝花。离离青草终无尽,的的红颜信有涯。准拟明朝钻活火,太湖石上试新茶。

客有卜居不遂薄游汧陇因题赏析

许浑〔唐代〕

海燕西飞白日斜,天门遥望五侯家。楼台深锁无人到,落尽东风第一花。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客人像一只孤燕在夕阳西下之时向西飞走,站在禁城宫外远远注视着显贵人家的住宅。
高楼深院全都锁着没人来此居住,早开的花朵凋落净尽辜负了大好春风。

注释
卜居不遂(suì):找不到栖身之处。薄游:聊且出游。汧陇(qiān lǒng):地名,今陕西陇县一带。
海燕西飞:喻客西去陇地。斜:韵脚念xiá。
天门:宫殿之门、指皇宫。五侯:东汉恒帝时,同日封宦官单超、徐璜、具瑗、左悺、唐衡五人为侯,号“五侯”。此处泛指朱门显贵人家。
第一花:指名贵的花。▲

参考资料:

1、 伍心铭.新编唐诗三百首鉴赏:时事出版社,2004:504-505
2、 张国动.中国历代讽刺诗选注:文化艺术出版社,2012:133-134
赏析

若无诗题,这首绝句就像是一首写景诗。它写的是在落花时节、日斜时光,遥望王侯第宅,所见到的楼台层叠、重门深闭之景。但联系诗题看,它显然是一首因事而题的托讽诗。它采用借物取喻,托景见意的艺术手法,收到了言微旨远、节短音长的效果。

诗的第一句“海燕西飞白日斜”,表面写日斜燕飞之景,实写在长安“卜居不遂”之客。周邦彦《满庭芳》词“年年,如社燕,飘流瀚海,来寄修椽”几句,也是以燕喻人。但周词中的“燕”还有修椽可寄,而许诗所写的“燕”则因无椽可寄而孤飞远去。据《幽闲鼓吹》记述,白居易应举时曾谒见顾况,顾看了白的名字,开玩笑说,长安米贵,居住下来可不容易。这一传说未必可信,却可以说明,在唐代想卜居长安是很艰难的。诗中之客既“卜居不遂”,只得“薄游汧陇”,而水和陇州在长安西方,所以诗句以“海燕西飞”影射此行。

与这第一句诗形成对照的是第三句“楼台深锁无人到”。两句诗合起来,自然呈现出一个极不公平、极不合理的社会现象,这就是:一方面,来到长安的贫士难找一处栖身之地;另方面,重楼空闭,无人居住。根据一些记载,当时的长安城内,高楼深院的甲第固比比皆是,长期废弃的大宅也所在多有。白居易的《秦中吟》曾对此加以揭露和抨击。如《伤宅》诗说:“谁家起甲第,朱门大道边。丰屋中栉比,高墙外回环。累累六七堂,檐宇相连延。一堂费百万,郁郁起青烟。”又《凶宅》诗说:“长安多大宅,列在街西东。往往朱门内,房廊相对空。······风雨坏檐隙,蛇鼠空墙墉。”这些诗句都是径陈其事,直指其失。但许浑的这首绝句,因为总共只有四句,二十八个字,不可能这样铺叙,就化繁为简,化实为虚。在这句中只从楼台的寂寞景象显示白诗中所描述的事实。它虽然不及白诗那样强烈鲜明,却有含蓄之妙、空灵之美。

尾句“落尽东风第一花”,可说是第三句的补充和延伸。它把第三句所写的那样一个楼台深锁、空无一人的景象烘托得倍加寂寥,起了深化诗境、加强诗意的作用。这句表现的花开花落、空负东风的意境,有点像汤显祖《牡丹亭》中所说的“原来姹紫嫣红开遍,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”。曲词隐含无限的惆怅和幽怨,这句诗同样是怅怨之情,浮现纸面。此处,不仅楼台任其废弃,无人居住,而且名花也空自飘落,无人欣赏,就更令人惋惜不尽了。

一首托讽诗,虽是意在彼而言在此,把本事、本意寓藏在对景物的描摹中,但作者总要在字里行间传情示意,或明或暗地点出他的真正意图。这首诗,除了通过诗题表明写作动机外,诗中透露消息的主要是第二句“天门遥望五侯家”。句中的“遥望”二字显露了西去之客在临行前的依恋、怅惘、愤恨之情;“天门”二字则点出遥望之地在京城,望到的就是禁门外的景色。而句中的“五侯家”,在全诗中是承上启下的关捩。承上,是说上句暗指的西去陇之客此时视线所投向的是五侯之家,他的怅愤不平之气所投向的也是五侯之家;启下,是说在下两句中出现的空锁的楼台是属于五侯的,落尽的名花也是属于五侯的。联系唐代历史,自从安史乱后,宦官的权势愈来愈大,后来,连军队的指挥、皇帝的废立等大权也落到他们的手里。韩翃的《寒食》:“春城无处不飞花,寒食东风御柳斜,日暮汉宫传蜡烛,轻烟散入五侯家”,也是一首托讽诗。两诗都以“五侯家”三字点明作者所要讽刺的对象,其所揭示的都是成为唐代政治上一大祸患的宦官专权问题。

在许浑这首诗中,所写的时间既是白日斜,季节又是残花落尽。全诗的色调暗淡,情调低沉,这是“卜居不遂、薄游陇”之客的黯然心情的反映,也可以看作唐王室衰败没落的预兆。▲

参考资料:

1、 萧涤非 等.唐诗鉴赏辞典:上海辞书出版社,2004:1074-1076
创作背景

  安史之乱后,朝政混乱,宦官擅权,社会动荡,贫富悬殊。白日西斜,确是燕当归巢时,而此时它们凌空翻飞在诗人看来本是寻常一景,而满怀激愤的诗人借题发挥,以虚设的燕无归处为由,深为“卜居不遂”而怅然离开长安的“客”——某寒士,鸣不平。

忆旧游 薄游吴淞,旅况萧然,惜别伤春,并成凄调

张景祁〔清代〕

又春帆带雨,暮角春寒,梦远吴天。拟伴梅花住,柰征尘点鬓,不似当年。翠尊甚时重照,落月屋梁边。有多少离情,啼莺不语,江柳摇烟。飞仙。渺何许,怕说与依依,归燕堂前。满目风光换,只青袍草色,漂泊谁怜。但凭鲤鱼潮信,珍重递吟笺。想蝶扑帘栊,愁春未醒人倦眠。

游京城西山三首 其三

王鏊〔明代〕

出郊风物两閒间,眼底江南顿觉还。金阙五云浮王气,玉亭千古识龙颜。地除扬子应无水,天尽中原合有山。何事宋家三百载,只披图志望㠝岏。

咏闽儒三则 其三 蔡西山先生

郑用锡〔清代〕

一卷参同契,读书破万行。测天知朒朓,吹律叶宫商。河洛千秋秘,韬钤百技长。先生能啖荠,老友许联床。忽下门人泪,何来御史狂。含沙多鬼蜮,昭祸岂文章。风雨孤舟别,江湖去国忙。难忘萧寺语,长恸道州亡。斗酒空山酹,遗编败箧藏。不孤属吾道,小谪亦何妨!有子称同调,何人吊故乡。九原应一慰,两字迪功郎。

西山避乱三首 其三

王元粹〔金朝〕

青青道边麦,知是谁家田。山田固已薄,榛石复相连。旁有破茅屋,日入不见烟。借问旧居者,闻乱已西迁。平生苦沦薄,对此增慨然。甲兵暗宇宙,谁能安一廛。愁忧无从诉,仰面视苍天。伐木南涧底,双鹿过我前。

寄题储苧西山亭和汪东麓韵三首 其三

孙承恩〔明代〕

吾闻莲塘曲,储子搆名山。石作三峰峙,溪流九折湾。尘中有兜率,海上见商颜。羡尔萃奇胜,谁言造物悭。

往逸村雪中上船

张镃〔宋代〕

东皇喜我出,恐无赋诗题。夜呼姑射仙,尽把雪覆泥。迎晨倚户观,冻雀恋树栖。霙疎杂霰湿,未暇未高低。体物非所长,意荡著语稽。收兴入舆幔,护寒拥裘绨。迢遥下豀步,登舟藓桥西。摇兀略坐定,舻声已缘堤。客船与渔篷,渐远离排挤。皓色山上见,素光水中迷。隔路望小家,绯桃篠枝齐。茅檐果自乐,何必深堂闺。春郊正须游,带酒寻村难。

下一页 上一页 / 10460页
形式
捉蝉 www.zhuochan.com | 苏ICP备14040489号-14
古文投稿联系方式 邮箱: 本站非赢利组织,为个人网站,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,如无意间侵权,请联系告知,立马删除。